红蚂蚁不久前与蚁粉分享了“线上花田”,让蚁粉无需出门也可观赏本地灿烂绽放的花朵,新加坡自然学会最近在面簿上发起了线上“阻断期间观鸟”活动(Circuit Breaker Birding),蚁粉又多了视觉享受。
自然学会每天都会在面簿上贴出可在新加坡找到的鸟类的照片,并且还以“测验”的方式与爱鸟人士互动,让他们可以在评论区相互交流知识。自然学会也借此顺便分享这些鸟类的知识。
这个网上观鸟活动可让爱鸟人士不出门也可亲近自然。让爱鸟人士“解馋”,还能“遇见”志同道合的网友,为宅家生活添加乐趣。
在阻断期间,也许人流减少的缘故,鸟儿也多了起来。今天让红蚂蚁担任生态导游,带你们走进鸟类世界。
冠斑犀鸟(Oriental Pied Hornbill)
本地土生土长的冠斑犀鸟曾经一度绝种,幸好后来在1994年一对冠斑犀鸟夫妇重新回到乌敏岛。后来再通过培育计划,本地冠斑犀鸟的数量才渐渐增加。
冠斑犀鸟对于伴侣是忠心耿耿,能够为爱倾尽所有。在孵化期间,雌性冠斑犀鸟会在窝内“闭关”三个月,全程都依靠雄性冠斑犀鸟捕食再带回给另一半与鸟宝宝。
值得一提的是,冠斑犀鸟在两岁之后就能够开始繁殖,一生都会对伴侣不离不弃,可谓是鸟届数一数二的痴情种。
红颈绿鸠(Pink-necked Green Pigeon)
就像孔雀一样,雄性红颈绿鸠的羽毛色彩繁多且鲜艳,而雌性红颈绿鸠则是一身绿色。
有趣的是,育雏期,雌鸟和雄鸟身体都会分泌鸽乳(crop milk)以喂养雏鸟。
黑枕黄鹂(Black Naped Oriole)
想必看见黑枕黄鹂的照片,就能够知道它的名字由来了吧?黑枕黄鹂主要在高大的树上活动,很少会像麻雀或鸽子一样在地面活动。
在繁殖期间,黑枕黄鹂会隐身在树叶之中,发出鸣叫声。他们也有独特的“个人技”,可以随意转换叫声,模仿其他鸟类的声音。
在本地,黑枕黄鹂可算是鸟界明星,毕竟它可是出现在1976年至1984年的五百大钞上,也登上过新加坡1991年“花园鸟类”系列邮票。
噪鹃(Asian Koel)
想必蚁粉一生当中,一定有曾经听过这个叫声吧!这把经常扰人清梦的叫声,但是从未见过这把声音背后的面孔。
今天就掀开这把声音的主人的神秘面纱——噪鹃,果然名副其实,“鸟”如其名。
雌性噪鹃的羽毛则是持有独特的花纹,而雄性噪鹃全身乌黑,乍看之下还真的会把它和乌鸦搞混了。不过噪鹃那双独特的红色眼睛,比起乌鸦更让人背脊一凉。
此处之外,噪鹃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将蛋下在其他鸟类的窝中,让其他鸟类抚养自己的孩子长大。虽然知道这是噪鹃的习性之一,但红蚂蚁还是忍不住的要小声吐槽一句:太不负责任了呀。
暗绿绣眼鸟(Swinhoe's White Eye)
身型较为小巧的暗绿绣眼鸟羽毛色彩和花纹都非常别致,尤其眼睛周围的白色圈圈更是显得突出。
暗绿绣眼鸟为群居动物,通常可以看见一小群的它们在花开的树上聚集。然而,暗绿锈囚鸟虽然是本地“土著”,但是在1970年代因为失去栖息地而一度濒临绝种。
黄腹花蜜鸟(Olive Backed Sunbird)
黄腹花蜜鸟的大小只有11.5厘米,雄鸟头部至颈部有蓝色羽毛,而雌鸟羽毛相对较为朴素,全身羽毛主要以黄色和橄榄绿为主。
黄腹花蜜鸟也曾经出现在1976年至1984年的20新元纸币上。
白眉黄臀鹎(Yellow-vented Bulbul)
白眉黄臀鹎可以轻易的在自然公园等绿色地带找到,它们对于栖息地比较不讲究,除了森林之外,从海边到城市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居住地。
红蚂蚁在这边也和蚁粉科普一下,别看白眉黄臀鹎长得可爱,它们可是整个东南亚地区第二繁多的物种哦!
亚洲辉椋鸟(Asian Glossy Starling)
亚洲辉椋鸟为群居性动物,并且完全适应于人类环境,喜欢成群的栖息在树上,并且常在房子或较高的建筑物上筑建鸟窝繁殖。
巽他啄木鸟(Sunda Pygmy Woodpecker)
巽他啄木鸟是本地体积最小的啄木鸟。雌鸟与雄鸟的外形极其相似,差别仅在于雄鸟头上有鲜艳的红色羽毛。
巽他啄木鸟性格较为独立,除非是有了另一半,不然通常都是偏向于独居生活。
红蚂蚁本来只对“毛小孩”情有独钟,而且觉得鸟类不怎么讨喜,但是在浏览了这些介绍贴文后,马上就对鸟类有所改观了。
对认识不同鸟类感兴趣的蚁粉,可以点击这里准时查收介绍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