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郑月娥首次外访选择了新加坡,让人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因为她的前三任都选择“一路向西”,以美国作为首个外访站。相较之下,林郑月娥的“南向”安排,显然有不同考量。
1997年9月8日,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华对美国进行为期五天访问,先后到华盛顿和纽约。2005年10月22日,第二任特首曾荫权也将首次赴海外访问的目的地选在北美,先访加拿大温哥华,再到纽约和华盛顿。2013年6月,第三任特首梁振英率领庞大而豪华的代表团访问纽约。
2017年8月2日,林郑月娥“南向”也不完全让人意外,毕竟世界大局已出现巨变,中国欲借“一带一路”战略与亚细安国家拉近关系,香港在其中可扮演桥梁角色,而且亚细安目前是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
林郑月娥也直言,选择出访新加坡和泰国,是考虑到这两个国家是亚细安的重要成员国,也是香港在亚细安各国中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亚细安,新加坡与香港的双边贸易额最大,双方是彼此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去年达640亿元。
新港都曾是英属殖民地,同样重视法治建设,也都侧重金融服务业,“双城记”之间的竞争长期被媒体拿来做文章,什么全球竞争力排名、港口排名等等都在争,但两地领导人也多次公开强调,“合作”、“学习”、”借鉴“等友好关键词。
观察林郑月娥旋风式两天的行程和谈话,可归纳她访新四任务:
一、“见朋友”
借助于现代通讯科技,领导人之间凭一通电话就能讲上话了,但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才能更好地建立私人交情。所以,“见见老朋友、认识新朋友”是领导人出访的重任。林郑此行见了哪些人呢?李显龙总理、张志贤副总理、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等。林郑还亲切地称傅燕“Grace”,还透露Grace的三个儿子和丈夫曾一起到她家吃饭。张志贤在面簿上透露,林郑在新加坡期间,也与教育部长王乙康、总理公署、外交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杨莉明及教育部兼贸工部高级政务次长刘燕玲等人会面。
二、借鉴新加坡 设立公共服务学院
林郑参访了我国公共服务学院,希望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在香港设立公共服务学院,为香港公务员提供培训,让公共服务与时俱进。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公务员如今面对更多挑战,在“领导才能”与“民众互动”及“应用创新科技”等方面,都需要增值培训。这应该就是林郑此次访新的重点之一,向新加坡公务员体系“偷师”。
不过,学归学,香港特色必须保留,她“政治正确”地说:“两地的政治环境很不同,当我说新加坡政府有值得香港学习的地方,不一定代表要把新加坡的政治体制搬来香港。香港也有新加坡没有的优势,就是一国两制。”绰号“好打得”的林郑月娥没有忘记时刻捍卫“一国两制”。
三、盼香港与亚细安FTA早日签署
林郑月娥在与李总理会面时表示,对亚细安—香港自由贸易协定在7月31日完成谈判表示欢迎,期待签订并提前落实协定。亚细安与香港的自贸协定2014年启动谈判,有望在今年内签署,建立更紧密的经贸联系。
不过,香港媒体曾报道称,香港与亚细安签署FTA,新加坡最不乐见,因为香港在金融、航运管理等服务领域与新加坡的优势重叠,一旦香港-亚细安FTA落实后,根据经济学者分析,唯一经济可能受损的亚细安国家,正是新加坡。但《联合早报》的报道称,李总理与林郑月娥对亚细安—香港自由贸易协定在上月31日完成谈判“表示欢迎”,“期待签订并提前落实这项协定”,似乎与香港媒体报道的“消极”局面有落差。
四、文化人文之旅
林郑月娥也参观了亚洲文明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和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林郑在担任政务司司长期间曾身兼西九管理局董事局主席,估计对香港的文化发展有一定的感情。不过,她去年12月底公布将在西九文化区内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被指绕过立法会审议和公众咨询,引起社会争议。
新加坡装甲车在去年底曾被扣查两个月,林郑月娥此次到访说明,笼罩在新港两地头上的雾霾已经消散。当然,因为两地的优势高度重叠,两城之间的竞争不会停息,但共同拥有的法治DNA,相信能让两地合作更“同声同气”。
媒体总喜欢捕捉大人物的细节和菱角,拿他们的着装和饮食偏好等品头论足。林郑此次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说,她一定要买林志源猪肉干,因为两个儿子喜欢吃。
这当然只是花边新闻。日理万机的香港特首是为完成前述“四点任务”而来到狮城的,你真以为她来买猪肉干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