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买便宜货,不该是好事吗?
直觉上来说,当然是好事没错。
然而,若从国外进口的便宜商品,可能负面影响到本国相关产业,引发倒闭和失业潮,进而冲击整体经济,那便是另一回事了。
这正是目前东南亚各国所担心的问题。
数据显示,总人口高达6亿7500万的亚细安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且增速高于平均。
2024年12月,中国对亚细安出口同比增长18.9%,相较之下,同时期的整体出口同比增长率为10.7%。
中国在2024年12月对亚细安出口的增速,也比前一个月加快四个百分点。
愈来愈多声音指出,这可能是中国的产能过剩作祟,使大量在北京当局补贴下制造的商品,以低于生产价格的售价出口至本区域。
欧美需求减弱,东南亚成为重要市场
所谓的产能过剩,指的是实际生产力超过市场需求。
近年来,中国北京和各地方政府大力推动特定产业发展,其中尤以“新三样”:电动车、光伏产品(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最受青睐。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因房地产危机受挫,原本因政府支持而获得大量投资,且产能大幅攀升的产业面临了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问题。
中国国内消费疲软,卖不出去的货,终究得找寻其他买家。厂商因此另辟蹊径,以低于市场水平的价格,将商品出口至国外市场。
包括美国等西方国家指控,获得补贴的中国廉价产品大量倾销至国外市场,扭曲了全球价格。
据美国智库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CSIS)统计,中国约有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投入了产业补贴,是美国、巴西、德国和日本的10倍。
无论如何,在中西关系持续恶化,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下,欧美国家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需求已减弱。
地理上临近的东南亚继而成为中国制造商出口商品的对象。
消费者的福音,制造商的梦魇?
对消费者而言,短期内,他们能享受到来自中国,便宜且性价比高的商品。
一些中国力推的产业,如电动车凭借价廉物美的优势,在东南亚各国大行其道。
例如,2023年,中国电动车就占了泰国市场近八成。
但另一边厢,来势汹汹的中国货,也导致许多在地厂商不敌价格攻势,纷纷倒闭。
据估计,印尼纺织、服装和鞋子制造产业在中国进口商品的冲击下,过去一年有超过5万人失业,泰国制造业据报道也裁掉了5万个工作岗位。
如今,随着主张对中国商品课征重税的特朗普即将就任美国总统,外界预计,中国制造商将把更多货“倾倒至”东南亚市场。
长远来看,即使消费者暂时能享受到来自中国的便宜货,但时间一长,这类商品的倾销可能对本国产业造成冲击,造成失业等问题,整体经济环境恶化的苦果,终究得由所有人一起承担。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对东南亚的出口额占了总出口额的近17%。
面对中国货可能对本国商家的冲击,部分东南亚国家已开始采取反制措施。
越南去年12月在经过15个月反倾销调查后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风塔征收97%的反倾销税。
该国也将针对中国铝制品的关税延长五年,税率范围从2.85%到35.58%不等。
泰国则把包括钢铁和家具在内的58种产品,列为反规避关税的目标,另外也建议对中国的热轧钢征收30.9%关税。
在印尼,当地贸易部长去年7月也指出,印尼政府考虑对各种中国商品,包括纺织品、陶瓷等征收高达200%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
不少分析认为,面对中国产能过剩可能对本区域造成的负面冲击,亚细安各国应“协力作战”,集体作出回应。
这包括采取一些相对平衡的做法,例如说服更多中国公司到东南亚投资设厂,而非直接出口到本区域。
如此一来,这或许能为东南亚各国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并在当地制造就业机会。
否则,各自为政,便有可能被中国的廉价进口商品各个击破。
无论如何,亚细安各国在政治上的差异,以及个别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程度,使这样的愿景挑战不小,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