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功臣回忆国家传染病中心建设之初 功成身退后交棒很重要!

更新:
2023年05月05日 20:07
梁玉心卸任

掌舵六年后即将卸任

新加坡三年多来的抗疫道路上,有几位关键人物的名字可说家喻户晓,其中包括:

  • 领导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三位联合主席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贸工部长颜金勇,以及卫生部长王乙康;
  • 记者会上曝光率不低的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麦锡威副教授;
  • 经常接受媒体访问、为国人解析疫情最新情况的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

随着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于今年2月解散,麦锡威副教授的职称也从5月1日起更名为卫生总司长,而麦锡威副教授会是本地第一任卫生总司长。

与此同时,国立健保集团也在上个月宣布,梁玉心教授掌管国家传染病中心六年后,将于6月30日卸任,由卫生部传染病管理司高级司长李坚明教授接任。

国家传染病中心在2019年5月开始运作,梁玉心教授可谓功不可没。

除了近几年积极对抗冠病疫情,她也带领团队在中心启用的同一个月份,处理首起由境外输入新加坡的猴痘病例,之后也对抗一波小规模爆发的麻疹。

她日前接受《亚洲新闻台》访问时,谈起传染病中心设立初期时,不乏一些令人难忘的趣事,也让她从与团队的合作过程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回忆。

员工一开始得常在中心“走来走去”

梁玉心卸任
设立国家传染病中心之初,团队必须设计步行路线及工作流程,将交叉感染的概率减到最低。(联合早报)

梁玉心说,成立国家传染病中心,最主要的目的是建设一个能应对新爆发感染病毒的综合设施。为此,幕后团队得应付重重挑战。

其一,中心的面积“缩水”了,因为团队从原本10公顷的空间,搬迁至只有面积两公顷的现有地段。

此外,团队还有一个关键考量,那就是如何在从一处走到另一处时,将交叉感染的概率减到最低,还必须将受污染的材料和其他材料区隔开来。

梁玉心透露:

“我们须设计路线,让大家能安全地移动,还必须指定路线,丢弃受污染的材料,不让人们无意间接触到这些材料。”

梁玉心笑着说,为了尽快熟悉“新家”,中心员工还是回归最原始的方法:“不停地走路。”

梁玉心卸任
国家传染病中心在2019年5月开始运作,同月处理首起由境外输入新加坡的猴痘病例。(联合早报)

员工们持续不间断的练习和“彩排”,终于在中心2019年5月处理猴痘病例,以及后来对抗麻疹和冠病疫情时,看到了成效。

她说:

“当时,我们已经建立工作流程,员工对于看诊中心(screening centre)的运作也有第一手经验,并清楚知道该如何移动病人。”

回首六年没有遗憾

访谈中,梁玉心盛赞国家传染病中心团队的献身精神,并表示她从不觉得国家传染病中心多年来完成的任务,是自己的功劳。

“(建立传染病中心)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全村人的事……我有很好的前辈、同事,和员工,跟我一同筹划这座新中心、从旧的传染病中心迁移过来,并重新设计工作流程。”

至于为何选在这个时候交棒,梁玉心透露,这是因本地疫情已经趋稳:

“在对抗冠病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下一代挺身而出,而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展现出色的领导能力……因此现在交棒给年轻同事正是时候。”

卸任在即的梁玉心说,她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与李坚明教授紧密合作,确保两人顺利交接。

卸任后,梁玉心将担任卫生部高级顾问医生和国立健保集团高级顾问,继续在医疗领域做出贡献。

展望未来,梁玉心除了希望能继续在传染病和处理疫情爆发方面运用她的经验和知识,更希望能建立更多区域及国际的联系,以加强疾病的监测,并及时获取信息。

她也指出,继续培育人力资源,确保国家传染病中心拥有能传承使命的优秀人才,至关重要。

梁玉心卸任
梁玉心说,她的团队具有勇于奉献的精神,时时刻刻都愿意承担更多责任。(联合早报)

回首过去的六年,她以四个字形容:没有遗憾。

“一步步建立起这个地方,汇集相关人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过程中面对艰巨挑战,我们还是熬过来了,也证明了设立国家传染病中心的价值和意义。”

想分享你的文章?

请电邮:antseditorial@redants.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