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蚂蚁大学时期,有一天牙疼得整晚都睡不着,一波波的痛楚不断来袭,吃止痛药也不见效。
当晚我尝试打电话向收费较便宜的政府医院求助,对方听了症状就估计我牙龈发肿,得接受根管(root canal)治疗,不过医院看诊名额紧张需要提前预约,对方也爱莫能助,建议我隔天到私人诊所。
隔天,我立即寻遍住家附近的牙科诊所,千辛万苦才找到一家有时间为我马上进行治疗。
两颗臼齿的根管治疗再加上牙冠,花了3000大元。
这还是10年前的价格,把我的口袋烧了个大洞,如今的价格相信只会更高。
什么是根管治疗?
每颗牙齿有个中空部分,其中包含称为牙髓的小血管和神经,这些小血管和神经发炎时,就会引发牙痛。
根管治疗的目的就是去除牙齿内发炎或坏死的牙髓,根治牙痛,同时又保留原齿。
保留下来的牙齿除了比任何替代牙齿都坚固,也可以让患者如常咀嚼食物,不影响饮食和说话等,能让患者持续拥有良好的饮食和生活素质,尤其是年轻患者。
目前,在私人诊所,每颗牙的根管治疗加上牙冠费用介于2500至3000新元。
政府医院的收费相对来说会便宜些,但仍然昂贵,若以私人病患身份就医,少了政府津贴,臼齿根管治疗的收费就介于1600至2228元。
这还不包括看诊费、照X光等费用。
目前,根管治疗的费用不能动用保健储蓄(MediSave)支付。
根据我国政策,拥有公积金户头的人可使用保健储蓄(Medisave)支付部分医药费。但保健储蓄只涵盖牙科手术,非手术牙科治疗,如拔牙,牙冠,假牙或牙套等都不能动用保健储蓄来支付。
卫生部接受媒体采访时重申,
当局没放宽这方面的范围,是为了确保国人有足够的保健储蓄,能应付晚年的医疗需求。
虽然如此,在社保援助计划(简称CHAS,旨在协助低收入人士求诊时获得津贴)下,持建国一代卡、立国一代卡、CHAS蓝卡或橙卡的患者还是能享有津贴。
患者每次进行根管治疗可获109至266元津贴,牙冠费用也可获得84至137元津贴,按患者持有的卡和牙齿的种类而定。每年最多可以获得两颗牙齿的根管治疗以及安装四个牙冠的津贴。
需要较复杂或专科护理的病人,可由综合诊疗所和社保计划牙科诊所,转介到新加坡全国牙科中心和国大口腔医学中心接受受津贴的护理。
新加坡公民在这两家中心可获得30%至70%的津贴(视家庭收入而定),公共医疗机构的获津贴病人也可获得经济援助。
不过牙痛起来,若要尽快解决,很多时候只能到私人诊所,怎样也得花上一两千元。
所谓预防胜于治疗,每六个月看一次牙医,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及时补救,例如轻微蛀牙可以通过补牙等方式解决。要是等到两三年后再去见牙医,蛀牙情况变得严重,影响到牙根等,需要做根管治疗,费用就贵得多了。
为什么根管治疗这么贵?
Elements Dental创始人Matthew Wong告诉媒体,
根管治疗并不便宜。做得好需要时间,负责的医生也需要丰富的经验。再者,整个治疗所需的器材大多是一次性的,这增加了成本。
医生会用仪器在牙齿中央钻个洞,再利用精密仪器去除坏死的血管和神经。之后,还要利用显微镜找出牙齿内的四个根管,然后用消毒液清洗根管内部并消毒。
较复杂的个案可能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完成。
一般第二次就诊时,牙医会用塑料强固根管内部,再填充根管,最后安装牙冠。
根据牙患的复杂性,根管治疗可一次完成,或分两次进行。
为了省钱,有些人甚至越过长堤到新山做根管治疗和安装牙冠,运用兑换率的优势省下一笔。
但这么做还是有风险,那就是如果治疗出现问题,患者无法向该牙医追究责任,因为他们不在新加坡司法管辖范围内。
因为根管治疗加上牙冠价格不菲,相比之下如果不是复杂的个案,在本地拔牙只需要250元,很多人因此选择拔掉受感染的牙齿,以为这样就一了百了。
牙医Matthew说,因为成本太高,诊所确实有病人选择拔掉牙齿,或者只是忍受现有的感染,服用抗生素来控制。
事实上,不是拔掉牙齿就完事了,你还需要植牙。
以私人病患身份到政府医院植牙,每颗需花费3800至5700元,比根管治疗还贵。
如果缺牙摆着不理,后续问题可能会接踵而来:
- 长期让缺牙的牙床空着,会导致其他牙齿移位,变得不工整。牙缝间也更可能卡食物,提高发生蛀牙的可能性,进而成为牙周病;
- 缺牙影响咬合和咀嚼的功能,而咀嚼困难会影响食物选择,既可能引起营养与饮食失衡等情况发生,也可能逐渐影响消化食物的能力;
- 因为一边咀嚼能力不好,而全靠另一边的牙齿咀嚼,可能导致这边的牙齿磨损更严重;
- 拔牙后的支撑骨质丧失过多,可能会影响脸形外观及假牙(若有)的稳定性;
- 缺牙会导致与上颌或下颌的牙齿渐渐往缺牙的空间伸长,导致食物较容易卡在它与旁边的牙齿之间;
- 如果后来才决定在缺牙的部位植牙,咬合的牙齿可能已经长长了,得把它磨短“腾出位置”,牺牲了这些原本完好无损的牙齿。
既然根管治疗如此重要,就希望本地医疗体系能动动脑筋,思考如何让它的价格更亲民了。